7月14日,由世界自然基金會、TRAFFIC、浙江維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共同合作的中國中醫藥企業參與藥用植物資源可持續管理項目總結大會在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會議室召開,該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李振吉、副秘書長黃建銀、TRAFFIC東亞和南亞區域總監Yannick Kuehl、歐盟中國代表黃雪菊、TRAFFIC中國項目主任周非、TRAFFIC中國項目經理李晨陽、浙江維康副總經理戴德雄、技術總監李建良、中國中藥公司技術總監趙潤懷等嘉賓出席本次總結大會。
Yannick Kuehl代表TRAFFIC致辭,他首先對本項目合作伙伴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的大力支持和服務、對中歐環境治理項目EGP提供的資助,對浙江維康在項目中的貢獻表示非常感謝,并為圓滿結束本項目以及產生的結果和影響表示非常的欣喜和驕傲,本項目為可持續藥用植物資源建立了很好的基礎。
李振吉副主席代表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致辭,他表示這個項目對中國藥材可持續發展,生物多樣化產生了巨大影響,非常有意義,有價值,并取得了預期成效。并希望中醫藥企業界于政府、學術界以及民間組織攜起手來,從倡導社會公認的商業道德和行為準則、預防對自然生態造成負面的影響、提高無公害綠色有機藥材產品比率、減少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誠信面對價值鏈上各個利益相關群體、建立透明可追溯的供應鏈系統等多個方面進行持續不斷的努力,從而創造一個生態和諧、文明富強的社會。李振吉還對各參與單位在本項目工作中付出的努力和貢獻表示感謝。
黃雪菊女士代表歐盟EGP項目致辭,她介紹了中歐環境治理項目在中國的實施情況、并表示本項目的成果令人欣喜。
在項目總結部分, TRAFFIC中國項目經理李晨陽、浙江維康副總經理戴德雄、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副秘書長黃建銀、TRAFFIC國際項目官員Bryony Morgan、中國中藥公司王繼永分別從各自角度對本項目的運作過程、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等等進行了總結和討論。
該項目旨在促進中藥生產企業與利益相關方共同建立可持續供應鏈管理模式,從而保護野生藥用植物資源,提高社區生計,實現公平貿易。促進中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和中國的環境治理。浙江維康作為首要的項目示范企業,在其供應鏈管理和企業社會責任實踐進行了深入探索和調整梳理。期間,項目組在維康公司供應地浙江麗水所轄各縣的野外采集點和種植基地進行了摸底考察,對照《公平野生》標準進行了差距分析,制定了行動計劃。并根據行動計劃,針對供應商存在的原料包裝不規范,暴露在風險物質附近,產地信息不完整等問題,維康公司加強對供應商的管理和培訓,規范倉儲和運輸。這些舉措有力的降低了儲運風險,提高了產品的可追溯性和供應鏈的透明度。項目組與維康公司深入鄉村,就5個目標物種(厚樸、辣蓼、益母草、白芍、黃精)進行了物種利用的風險分析,編制了《常用野生中藥材采集與種植加工手冊》。在麗水,1000多名農民接受了可持續采集和標準化種植的培訓。在此基礎上維康公司與龍泉市上垟鎮簽訂了《中藥材產業發展聯盟合作協議》。以黃精為主,與合作社建立標準化種植基地。并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黃精協會暨可持續發展中藥材農民協會”在浙江麗水正式成立,給當地農民帶來更多的專業規范指導,并提供更廣闊的銷路,也進一步促進企業進行負責任的采購。聯盟和協會引入財政支持和科研力量,解決了農民的后顧之憂。產、政、學、研相結合的合作模式是這個項目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解決農民和農村問題的有力舉措。項目組不僅針對目標群體開展一對一的指導工作,還通過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等協會平臺通過持續組織召開中國中藥企業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論壇,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經驗深入滲透到了成百上千家企業中。不僅如此,項目還積極尋求對政策的影響,就國家和地區(浙江和湖南)的中藥材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標準進行評價和思考。企業與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門進行了研討和交流,并向立法和決策機構提出了惠農惠商的可持續發展政策建議。
浙江維康通過中國中醫藥企業參與可持續利用藥用植物資源項目參與,同其產業鏈合作方共同探索出適合本地區的可持續中藥材供應鏈管理模式。并與項目目標企業、合作伙伴單位攜手合作,共同致力于促進傳統中醫藥事業可持續發展,并為中國中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開創了先河。







Copyright(C) 2015 浙江維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www.glasfibro.com 客服電話:400-616-2266 客服郵箱:zjwk@zjwk.com
浙ICP備10052497號-1 浙公網安備 33110202000167號 法律聲明